廣東茂名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
發(fā)展特色產業(yè)是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近年來,廣東省茂名市著力做好荔枝等“土特產”文章,以產業(yè)振興促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近日,記者走進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鎮(zhèn)柏橋村等地,探尋小荔枝背后的“大文章”。
4月,正值荔枝花開,枝頭上小小的荔枝幼果正努力往外冒。在廣東茂名,荔農們揮舞剪刀,修剪枝葉,林間一派忙碌景象。廣東茂名是全國聞名的荔枝之鄉(xiāng),荔枝栽培歷史超過2300年,全球每5顆荔枝就有1顆產自茂名。2023年,茂名荔枝種植面積近140萬畝,全市荔枝產量突破62萬噸,實現(xiàn)銷售收入88.5億元。如今,荔枝產業(yè)已成為當地富民興村的重要支柱產業(yè)。如何把一顆小荔枝做成“大產業(yè)”?荔枝又如何能撬動當地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
延長產業(yè)鏈條
“去年我種了120畝荔枝,每畝的利潤可以達到5000元,今年我又流轉了80畝地種荔枝。”柏橋村荔農何金明告訴記者,今年已經是他種植荔枝的第30個年頭了,現(xiàn)在他的果園與電商平臺合作銷售,“好果子”根本不愁賣。
如今,種荔枝,鼓腰包,住“荔枝樓”,開小汽車……這是多數柏橋村村民小康生活的生動寫照。
作為廣東省級“一村一品”荔枝生產專業(yè)村,柏橋村荔枝種植面積占全村土地面積的87%以上,現(xiàn)有種植面積達6800畝。“這里基本家家戶戶都種有荔枝樹,2023年荔枝產量達到1萬噸,產值達1.4億元?!卑貥虼羼v村第一書記何霞介紹。現(xiàn)在,廣東高州荔枝(龍眼)國際采購交易中心、國家荔枝“一館一圃一址”也相繼落戶柏橋村。
“去年這個時候整個山頭都開滿荔枝花,今年受天氣影響成花率低了不少?!焙谓鹈髡f。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多次聽荔農提及,今年將會是荔枝“小年”?!敖衲晡覀冊趯<抑笇虏扇×艘恍┍;ū9拇胧?,預計今年產量不會減少太多。”何金明說,因為是荔枝“小年”,茂名荔枝是早熟品種居多,預計5月可上市,今年的田頭價預計會再提高兩三元,預計今年的收入會比去年高出不少。何金明等果農對今年的收成充滿信心。
“用好荔枝定制活動可以對抗市場風險?!卑貥虼遛r村職業(yè)經理人張玉婷介紹,去年,柏橋村與元壩村共同推出升級版荔枝定制行動,共預訂出超2萬棵荔枝樹,果農實現(xiàn)“果未熟錢先收”,且每斤荔枝售價為20元到30元,比傳統(tǒng)模式增收1倍。
荔枝黃酒、荔枝蜜、荔枝曲奇、荔枝鮮果酵素……聚焦做好“土特產”這篇大文章,茂名不斷延長荔枝產業(yè)鏈,在柏橋村“線上+線下”櫥窗里,荔枝加工品琳瑯滿目、銷售火爆,荔農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寬。走進村里的柏橋廣場,在一間間形似“村中小賣部”的店鋪里,只見不少“鄉(xiāng)村主播”正在展示各類荔枝衍生產品。
讓荔農找到市場,讓市場找到果園。作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根子柏橋龍眼荔枝專業(yè)合作社帶動農戶2000多戶,年加工荔枝1300噸、龍眼900噸。近年來,該社形成“農業(yè)重點龍頭企業(yè)+專業(yè)合作社+農民”的現(xiàn)代產業(yè)發(fā)展模式,其產品長期供貨全國相關知名企業(yè)的1700多家門店,進入北京、上海、杭州等20多個大中城市批發(fā)市場,實現(xiàn)聯(lián)農帶農富農,讓荔農挑上“金扁擔”。
解決保鮮難題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正是描述美味荔枝的千古絕唱。荔枝作為世界上最難保鮮的水果之一,“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保鮮難題一直是荔枝產業(yè)發(fā)展的痛點。
“剛采摘下樹的荔枝會即刻開始降低鮮度,以往即使有了冷庫和冷鏈車,新鮮的荔枝仍會因堆積在田間地頭等待轉運而產生損耗,摘下來100斤的荔枝大概會損耗30斤?!卑貥蜣r創(chuàng)園園長林常珍對記者說。針對荔枝保鮮這一核心問題,茂名率先在全省建成了59個田頭智慧小站。通過預冷鎖鮮技術去除“田頭熱”,將“冷庫”直接搬到林間,極大地減少了荔枝離樹后的損耗,延長了最佳食用期。
除田頭智慧小站外,眾多科研人員也在為解決荔枝的保鮮問題而努力。在柏橋村旁的國家荔枝種質資源圃,科技人員研發(fā)出中草藥保鮮技術,利用不同科屬中草藥具有抑菌殺菌和抗氧化功效的特點,配制純中草藥保鮮液,實現(xiàn)荔枝保鮮。茂名市農業(yè)科技推廣中心種植資源管理部副部長趙俊生表示,國家荔枝種質資源圃開展物理源、植物源、微生物源和新型包裝材料等多項荔枝保鮮技術研究,都是綠色安全、無食品安全隱患的保鮮技術。當前,種質資源圃正在開展科技一號、香蜜早、桂味、白糖罌、妃子笑等荔枝的貯運保鮮技術研究。
在國家荔枝種質資源圃內,一輛荔枝氣調保鮮移動集裝箱汽車引人注目?!拔覀儼牙笾拿\輸到新疆都還是新鮮的?!睆V東鮮潤生態(tài)農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青向記者介紹眼前的移動前置集裝箱,“集裝箱內溫度控制在4攝氏度,并通過光觸媒和空調的微風調節(jié)荔枝的呼吸,解決荔枝保鮮‘最先一公里’的難題?!?/span>
該公司還在荔枝核心產區(qū)范圍內建設駐地“氣調保鮮庫”,延長荔枝保鮮期。同時,該公司創(chuàng)新研發(fā)“自動稱重氣調包裝線”,完成國內首創(chuàng)“氣調荔枝保鮮包裝盒”,縮小產品包裝體積、減少產品損耗、提高產品運輸量,達到節(jié)約物流成本的效果。“讓茂名荔枝的鮮美更持久,果農的收入更可觀?!蓖踔厩啾硎尽?/span>
茂名市科技局副局長巫衛(wèi)國說,部分保鮮新技術將于今年推廣,荔枝保鮮期最長可達到40天。
促進文旅融合
走在柏橋村的萬里荔園中,一幢造型古樸的三層建筑尤為引人注目,與兩旁的荔枝林相映成趣——這便是中國荔枝博覽館,展示著我國荔枝產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及成就。數據顯示,2023年博物館全年接待游客達到60多萬人次,鄉(xiāng)村旅游越來越興旺。
2023年,到柏橋旅游的游客達200多萬人次。當前,茂名正積極發(fā)展“荔枝+旅游”模式,依托荔枝這一獨具口碑的特色農產品,加大農業(yè)與文旅融合的步伐,豐富文旅產品供給。
村莊變美,游客變多,辦民宿恰逢其時。“我們村子周邊現(xiàn)在有4家民宿,游客也越來越多了。”柏橋村黨總支書記何清說。“我們小院有14間客房,民宿年入住率有30%,等到荔枝成熟時,基本是一房難求。”來到根子鎮(zhèn)橋頭人家民宿時,民宿負責人丁海琴正忙著收拾房間。
去年年底,柏橋村致富帶頭人張炳芬將傳統(tǒng)的“荔枝樓”老屋改造升級,打造成別具一格的民宿“老張家”。走進這棟三層嶺南風格的院落,白墻黛瓦,推門便是一片荔枝園。在“老張家”,游客伍兆玲對記者說:“這里的村子太美了,新農村就該是這樣的,等到五六月荔枝成熟時我一定要再來?!?/span>
夜幕降臨,何清帶著記者走進柏橋夜市,只見荔枝咖啡、荔枝餅、龍眼餅、荔枝干等土特產排列有序?!斑@里每周五、周六晚上開市,設有美食區(qū)和娛樂區(qū),村民茶余飯后有了好去處,還吸引了不少游客?!焙吻逭f。
據統(tǒng)計,柏橋夜市累計吸引2萬多人次前來消費,村民實現(xiàn)家門口就業(yè),預計攤主年增收2萬多元,村集體經濟年增收4萬元至5萬元。茂名市文廣旅體局副局長岑解明說,荔枝優(yōu)勢產業(yè)集聚區(qū)的投入使用,為柏橋文旅產業(yè)注入新活力,使得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綻放光彩,致富路越走越寬?,F(xiàn)在,荔鄉(xiāng)景區(qū)內正建設荔枝主題酒店,近期即將開業(yè)。
2020年,“茂名荔枝”區(qū)域公用品牌logo出爐,沉淀了荔枝文化的無形價值。通過連續(xù)舉辦中國荔枝龍眼產業(yè)大會、塑造“520”我愛荔IP、到外地舉行荔枝推介會等方式,茂名進一步擦亮文化名片。
近年來,茂名市先后出臺了《茂名荔枝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茂名市荔枝產業(yè)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5)》等方案,各地各部門協(xié)同配合,聚焦產業(yè)強荔、科技助荔、制度護荔、文化揚荔等方面,讓茂名荔枝從“小特產”升級為“大產業(yè)”。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建軍)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食品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僅供網友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內容、版權和其他相關問題,請速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