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奶粉現收購熱,多品牌戰(zhàn)略突破注冊制限制意欲何為?
日前有消息傳出稱,圣元有意收購廣州美素力營養(yǎng)品有限公司(簡稱“廣州美素力”)。如消息屬實,圣元將憑借2年5起收購成為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yè)最大的品牌“收割機”。無獨有偶,另一奶粉配方注冊大戶貝因美也在今年2月宣布收購昱嘉乳業(yè)100%股權,進而擁有后者3個系列、9個嬰幼兒奶粉配方。
在業(yè)內看來,這樣的系列收購是國產奶粉兼并重組提速的體現,得以突破配方注冊制限制。而另一方面也與慣用的多品牌戰(zhàn)略即“國代”(全國代理)銷售模式有關。多品牌戰(zhàn)略有助于奶粉企業(yè)快速提升份額,但也面臨“國代”互相競爭、渠道管控等風險。
收購多品牌
對于收購廣州美素力的傳聞,圣元方面日前回應新京報記者稱,暫未收到公司有關通知。
資料顯示,廣州美素力成立于2005年,最初以生產嬰幼兒輔食起家,2007年獲得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許可證。2017年,美素力旗下“寶素力”“喜素力”“康素力”共3個系列、9個配方通過注冊。一旦收購成功,圣元旗下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數量將再度增加。
近兩年,圣元收購動作不斷。2018年5月,圣元營養(yǎng)品有限公司(圣元公司)以3000萬港元入主貝登(福建)嬰幼兒營養(yǎng)品有限公司,進而擁有后者“愛冠多”“荷慕”“法蘭貝爾”3個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
同年5月12日,圣元完成對圣達牦牛乳業(yè)有限公司的收購,對旗下主要奶粉品牌“愛”系列啟動配方注冊。5月15日,河南金元乳業(yè)有限公司發(fā)聲明稱已和圣元公司簽訂100%股權收購協議,公司旗下3個嬰幼兒乳粉注冊指標均已受讓給圣元“尚博”等品牌。
2019年9月,圣元收購哈爾濱艾倍特乳業(yè)有限公司簽約,后者旗下嬰幼兒奶粉品牌“啟質”“啟程”“啟越”于2017年通過配方注冊。圣元方面當時表示,收購完成后,這3個嬰配粉品牌將馬上進入生產、市場布局及銷售階段。
就圣元自身而言,其已通過配方注冊的工廠及品牌包括圣元公司的“圣特拉慕”“優(yōu)博金愛嘉”“優(yōu)博蓋諾安”,法國圣元的“優(yōu)博剖蓓舒”“優(yōu)博瑞慕”“優(yōu)博”,圣元國際(香港)子公司內蒙古蒙原食品旗下的“蜜蓓”“融臻”“諾惜爾”。
如上述收購全部完成且通過配方注冊,則圣元擁有的嬰配奶粉配方注冊數(含特醫(yī)奶粉)將多達60余個。
無獨有偶,另一奶粉配方注冊大戶貝因美也在今年2月宣布,擬以1836萬元的自有資金收購呼倫貝爾昱嘉乳業(yè)有限公司100%股權,后者現有“愛西姆”“愛西姆貝爾小親親”“恬樂寶”3個奶粉品牌通過注冊。貝因美表示,通過此次股權收購,公司將實現品牌下沉,降低生產成本,拓展鄉(xiāng)鎮(zhèn)市場,帶來新的發(fā)展機遇,提高市場占有率。
多品牌“回潮”
據了解,貝因美現有嬰幼兒配方乳粉注冊配方產品51個,圣元自有奶粉配方數27個,在不收購新工廠、新品牌的前提下,能保持住現有注冊產品的競爭位置已非易事。對外收購小品牌的邏輯何在?
據某奶粉品牌市場負責人了解,他們旗下有很多“國代”產品,即一款產品“承包”給一家經銷商主推,品牌方更多承擔生產角色,這樣既能讓消費者熟悉主品牌,又能滿足渠道的利潤操作空間。配方注冊制實施后“通過收購,相當于變相回到了注冊制前的多品牌情況”。
公開數據顯示,注冊制實施前,國內108家乳粉生產企業(yè)共有2300多個配方,一些企業(yè)配方數量過百,圣元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6月,《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出臺,規(guī)定一個工廠最多保留3個系列、9個配方,意味著市面上有近七成配方消失。
有業(yè)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一般奶粉工廠的年產能為兩三噸,國產奶粉巨頭飛鶴年產能是12.5萬噸、體量將近150億元。圣元法國工廠10萬噸的產能設計無疑是巨大的。乳業(yè)專家宋亮認為,圣元密集收購小奶粉企業(yè)的一個目的就是消耗法國工廠的產能,本質上還是代工貼牌模式。在這一過程中,圣元會將收購來的奶粉品牌“承包”給渠道商,工廠負責生產,雙方利益深度捆綁?!靶∑放圃旧嫫D難,被收購后則可以靠渠道商分散資金壓力,還能獲得更好的貸款授信?!?/span>
快速提升份額隱憂浮現
多品牌戰(zhàn)略背后是相關企業(yè)在嬰幼兒奶粉市場上的表現。來自興業(yè)證券研報數據顯示,2010年,主要國產嬰配奶粉品牌的市場占比依次為貝因美8.4%、伊利8.3%、蒙牛雅士利6.3%、飛鶴4.3%、完達山2.3%、圣元2.3%、合生元1.9%。而到2019年,順序已變?yōu)轱w鶴13.3%、君樂寶5.5%、伊利5.3%、澳優(yōu)5%、合生元4.9%、蒙牛雅士利2.1%,貝因美僅1.6%。
多品牌戰(zhàn)略不失為快速提升市占率的一條路徑,但這種擴充產品線的方式并不被業(yè)內看好。早在2017年8月3日,深陷巨虧的貝因美有4個奶粉品牌出現在首批注冊制名單中。緊接著,從同年8月7日起,貝因美便與上海育博、孕嬰聯、達維優(yōu)加等7家公司簽署承銷大單,累計目標銷售金額為36.8億元。
母嬰行業(yè)獨立評論員年永威當時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承銷商水平參差不齊,對品牌的理解和運維能力差別很大,這就衍生出3個問題:貝因美自身定位到底是品牌商還是生產商?品牌定位到底是一個貝因美品牌還是幾個承銷品牌各說各話?貝因美主品牌和承銷品牌在渠道、價格、促銷方面如何區(qū)隔以避免相互廝殺?”
貝因美對此曾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總承銷商帶來的是雜牌清退后的增量市場,原有市場依然掌握在公司經營團隊手中,因覆蓋的區(qū)域和渠道不同,不存在價格和促銷等方面的沖突。此外,公司還建立了總承銷商品類管理協調機制,總承銷品牌品類的推廣和鋪貨方案要先報公司審核,方可實施。
不過在上述奶粉品牌市場負責人看來,招募“國代”能快速賺取渠道紅利,不排除幾個完全獨立的銷售公司在市場上相互競爭,主品牌無法限制大經銷商在哪些區(qū)域和渠道銷售。
而從圣元收購的幾家項目來看,圣達牦牛乳業(yè)有限公司、河南金元乳業(yè)有限公司尚未通過配方注冊,意味著“愛”系列、“尚博”系列奶粉無法正常開展生產銷售。
針對多品牌策略等問題,截至發(fā)稿,圣元、貝因美方面尚未回應。
免責聲明:中廣國際視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