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下)經銷商的兩大瓶頸: BC 一體化和組織體系
相比于廠家,經銷商整體上更加困難?;蛘哒f,廠家的整體困難正源于經銷商的困難?,F在很多廠家在傳統的渠道銷售之外,又增加了電商平臺銷售,2B(深度分銷)和 2C(平臺電商)雙線出擊。
經銷商在 2B 方面的困難因為傳統終端的緣故而難有突破。除了銷量突破困難以外,更重要的是不知道希望在哪,突破點在哪?從總體上看,雖然經銷商個體差異較大,但至今仍有兩個尚未普遍意識到的突破瓶頸:一是 2B 業(yè)務如何延伸到 BC 一體化;二是經銷商組織體系的變化。
突破點之一:從 2B 到 BC 一體化
經銷商 2B 就是傳統的深度分銷。深度分銷到終端,終端就是終點,再也無法延伸了。再加上現在的產品,光靠鋪貨率已經無效了。真的如很多經銷商所言:“能想到的都想到了,該做的都做了,再也沒招了。”
“客情 + 鋪貨 + 促銷”是經銷商 2B 的傳統功夫。雖然還有改善的空間,但投入產出整體上不劃算。同時,一些通過傳統渠道完成 2C 的個性化產品,通過 BC 一體化動作得很好。雖然銷量與 2B 相比不大,但毛利較高。
那些 2B 的產品,由于渠道利潤主要在零售,經銷商的毛利很低,主要靠走量。對于 BC 一體化的產品來說,不僅產品本身比較高端,毛利比較高,而且同時獲得了批發(fā)與零售的雙重利潤,利潤空間較大。
BC 一體化并不意味著直接 2C,而是通過 2C 倒逼 2B,主要銷量仍然通過 2B 實現,這可能是未來的主流渠道模式。
傳統深度分銷是通過終端客情、利益解決終端鋪貨、促銷問題。這套方法已經難以見效。再加上目前廠家普遍的品牌推廣力不夠,僅僅依靠深度分銷的“正推”難度很大。但是,只要 BC 一體化運作,C端一旦被調動起來,B 端就一定會跟進,這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渠道觸達 C 端,這在原來是不可想象的,現在做到并不難。其實,解決 C 端比解決 B 端相對容易。C 端解決了,B 端一定跟著走。
未來將是“推與拉”結合的渠道體系,即 2B 的“正推”加上 2C 的“倒逼”。BC 一體化一定不是廠家的 BC 一體化,而是通過經銷商實現 BC 一體化。對于那些老業(yè)務員來說,從 2B 轉型 BC 一體化并不容易。因此,要在新人、新產品、新玩法的“三新”上取得突破。
首先是找到適合 BC 一體化的產品,老產品基本不適合,其利潤體系也不適合做;其次,啟用新人從一開始就 BC 一體化運作,避免傳統 2B 慣性的影響;第三,找到新玩法。其實,每個城市都有這類經銷商,只不過傳統經銷商不關注而已。
突破點之二:轉換組織體系傳統
經銷商的瓶頸在互聯網時代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即組織能力。經銷商能做到多大?很多人下意識地會認為這個“大”指的是資金、產品等。對于經銷商來說,最核心的“大”指的是能帶多少人,所謂能拉多大的隊伍,就能打多大的仗。
根據團隊規(guī)模,可經銷商可分為以下幾個層級:一是夫妻店。只會自己干,或者帶幾個親朋好友、熟人的孩子,帶不了旁人。
二是能夠帶 10-30 人。這種規(guī)模的經銷商已經拉起了一支真正的隊伍,一般按品牌、片區(qū)分工管理。
三是超過 30 人以上,有的可達數百人。這就需要專業(yè)分工,需要很健全的組織管理。這樣的經銷商一般不參與日常經營,由類似職業(yè)經理人參與管理。
目前,這三種模式都遇到了困難。招人難、管理難屬于老問題,最大的難點是,BC 一體化與觸達C 端,都需要業(yè)務員全天候參與,貢獻出自己的人脈。
于是,“平臺 + 小單元組織”形態(tài)的新組織模式出現了。經銷商成為公共平臺,提供品牌、資金、倉庫、車輛等;小單元組織,即二級合伙人,把優(yōu)秀員工變成“二老板”。
二級合伙人不是干股,一定是實打實地拿錢入股。合伙人制對管理的需要大大弱化,而組織管理能力的欠缺,是經銷商普遍化的問題。當然,經銷商合伙人制有很多坑,因此要多向成功實踐者學習,避免那些別人已經踩過的坑。
作者簡介:
劉春雄,新營銷倡導者,營銷數字化研究院院長;鄭州大學副教授;清華大學 MBA、北京大學EMBA、中國人民大學 MBA 特聘教授;32 年營銷從業(yè)經歷,曾任雙匯發(fā)展副總經理,《銷售與市場》雜志社副總編,長期擔任《銷售與市場》、《企業(yè)觀察家》專業(yè)營銷雜志專欄作家及高級研究員;代表作《新營銷》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營銷理論體系,提出 “4P 皆營銷”、“BC 一體化運營”、“從三度空間到立體鏈接”等理論受到業(yè)界廣泛關注與認可。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