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我國南海海域歷時3個多月的伏季休漁期結(jié)束。當天,“千帆競渡,萬舸齊發(fā)”的壯觀場景在惠來港盛大上演。眾所周知,出海漁船一般都是短則三兩天,長則一周之后,便會帶回種種美味“漁獲”海鮮。
記者一同事是“惠來迷”,工作時間內(nèi)外,惠來于他特別有吸引力,總會把他深情地召喚過去。而本季開漁前后,他更是頻頻往返惠來,自然也不忘饕餮海鮮大餐! 本期就讓我們跟著他的節(jié)奏,一起去享受海鮮美食的“漁悅”。 “蒜蓉冰花蝦、香煎竹節(jié)(竹蟶)、香蔥紅蟹、清蒸金鯧仔、白灼魷仔、鮑魚炒百合、蒜蓉紅鯉、魚丸湯、炸蝦棗、炒茨粉簽、炒青菜”,一張五人份的餐單,滿滿都是干貨,時鮮美味魚蝦蟹兼而有之,惠來特色鮑魚、魚丸、蝦棗、茨粉簽一個也沒有落下,青菜殿后,不愧是“老食客”。








一直以來,潮菜總是為對美食比較考究的四海食客所津津樂道。而究其緣由,除了潮汕人將精細精神融入烹飪功夫之外,潮菜精髓中,“清”和“鮮”兩個字至關(guān)重要。潮汕人在飲食習(xí)慣中較崇尚原汁原味,于是,烹調(diào)原料的新鮮便為重中之重,這樣一來,食材的時鮮便甚為關(guān)鍵。潮汕靠海,食材多以海鮮為主。而“鮮”是“清”的基礎(chǔ),對于海產(chǎn)品的要求自然就是首選生猛,食材的美味在精巧的烹飪之下,便有了美味至極以至于“連舌吞”(好吃到差點連舌頭都吞下去)一說。
打卡惠來海鮮,不同人都有自己青睞的餐廳,像富林大酒店、蘆園等等都擁有各自忠實粉絲。而記者的“惠來迷”同事個人推薦的首選則為“惠來火鍋城”,該火鍋城的負責(zé)人林先生(更多的食客習(xí)慣稱他“川兄”)是一個資深的餐飲從業(yè)者,從21歲開始便從事餐飲業(yè)管理工作,在行業(yè)中深耕了20年的他說起惠來海鮮,語氣中帶著滿滿的自豪感。說起食客的偏好,川兄如數(shù)家珍。鮑魚自然是招牌菜,于食客而言,刺參焗鮑汁的濃香甘怡與鮑魚炒百合的鮮脆清甘,盡管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但既然是招牌菜,來了自然少不了要挑一味品咂惠來鮑魚的精髓,川兄說刺參焗鮑汁滋陰養(yǎng)血,增強體質(zhì)且不含膽固醇,很多食客喜歡點給長輩享用,潮汕人講究藥食同源,其延年益壽的作用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鮑魚炒百合則是“大眾情人”,超過六成的食客喜歡這道菜品。還有一道看起來不起眼的咸腌蝦,卻幾乎是食客必點的,為超過八成的食客所鐘愛,不少食客反映咸鮮爽口的咸腌蝦下飯與下酒特別開胃。喜歡高端菜的食客最愛的是炭燒響螺,而在潮汕餐飲界中,有推出這道菜的餐廳并不多見。該餐廳注重特色經(jīng)營,以殿魚(即龍頭魚、豆腐魚)為例,便有香炸、煮湯、豉油汁煮、清蒸、炒茨粉簽等多種烹飪方式供食客各取所需。

據(jù)川兄介紹,到火鍋城消費可豐儉由人,惠來魚丸、蝦棗、魚面、茨粉簽的忠實食客大有人在,甜品芋泥白果、甜湯、杏仁燕鰓之類也不乏喜好者。有的食客一個人就餐時炒盤粉簽加碗魚丸湯,花上四五十元便能吃飽喝足滿意地離開。但也不乏僅僅是品一片炭燒響螺就需要花費200多元、單品一只一斤多的紅蟹也花近200元的食客,不過人均消費還是以50元至200元的占比最大。為了確保食材的新鮮生猛,他們自己擁有漁船,當每天上午11點前漁船滿載而歸時,都是自家餐廳先精挑細選高端海鮮及其他日常所需的海鮮,剩下的才讓漁民自行處理。 川兄坦言,這兩年疫情中淘汰了不少餐廳,他們的火鍋城擁有2個大廳20多間包廂,需要參與服務(wù)的員工共40多名,拋開管理人員、大廚與骨干員工不說,人均3000多元的工資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若不是一直靠口碑、知名度在食客中影響力大,可以開放堂食的時候總是不乏食客按捺不住饞勁結(jié)伴前來尋味,經(jīng)營壓力應(yīng)是不小。但在多年的經(jīng)營中,他們對在惠來經(jīng)營海鮮檔還是信心十足。 近期伏季休漁剛剛結(jié)束,來自本市及珠三角的食客都聞“鮮”而動。隨著更多漁船回港,更多新鮮的海鮮,如梭子蟹、三眼蟹、黃墻(黃鰭鯛)、銀鯧魚、金鯧魚、金鼓(金錢魚)、青甘(金槍魚)、烏雞(松鯛)、淡菜(翡翠貽貝)、指甲螳(蟶子)等等“一鮮二肥三當時”的新鮮海鮮不時被端上餐桌,看到這里,喜歡美食的“食貨”是不是已經(jīng)有點迫不及待了?相信惠來美味海鮮的魅力將吸引更多的人前往打卡,惠來的海鮮消費也會更加暢旺。
責(zé)任編輯:黃捷、吳錦文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