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膳食平衡
所謂膳食平衡是指:膳食中所含的營養(yǎng)素種類齊全、數(shù)量充足、比例適當,即:氨基酸平衡、熱量營養(yǎng)素平衡、酸堿平衡以及各種營養(yǎng)素攝入量之間也要平衡,只有這樣才利于營養(yǎng)素的吸收和利用。
日常生活中人們將必需食物分為五類。
1.糧食類:是熱量的主要來源。一般輕體力勞動者每天的攝入量以300~500克為宜,其余的熱量由副食品供給,所以,糧食類食物的占熱能供給量為60%~70%,約占膳食總量的32%。
2.富含動物蛋白質的食物:包括瘦肉、蛋、禽、魚等,成人每天應攝入70~100克的蛋白質。據(jù)研究,人體對動物蛋白質的吸收率高于植物蛋白,較為理想的蛋白質攝入應是,動物蛋白占1/4,豆類蛋白占1/4,其余2/4是糧食供給。因此,營養(yǎng)專家建議,每人每天應攝入禽、畜肉類50~100克,魚蝦類50克,蛋類25~50克。此類食物應占膳食總量13%。
3.豆、乳及制品:因豆類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等,其蛋白質氨基酸的組成接近人體需要,所以每人每天應補充豆類50克,奶類100克,此類食物占總量的9.5%。
4.蔬菜、水果:這是人體維生素、無機鹽和食物纖維的主要來來源,但因蔬菜品種很多,營養(yǎng)成分也存在很大差異。如,綠葉類蔬菜含大量的胡蘿卜素、抗壞血酸以及鈣、磷等無機鹽;根莖類蔬菜有豐富的淀粉、蛋白質和胡蘿卜素;鮮豆類蔬菜中的碳水化合物、鐵及硫胺素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比的,所以每人每天應攝入400~500克,共中綠葉菜應保持1/2以上。新鮮的水果是抗壞血酸的良好來源,可以提供大量的蛋白質、磷、鐵等無機鹽,故而每人每天應攝入100~200克鮮果。此類食物應占總量的40%。
5.油脂類:油脂類可供給熱量,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供給不飽和脂肪酸。植物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比動物油高,而動物油的飽和脂肪酸多,脂肪熔點也比較高,因此不易為人體消化吸收,故而應少吃動物脂肪,多吃植物油。因此,營養(yǎng)學家建議油脂的攝入比例為飽和脂肪酸與多稀不飽和脂肪酸及單烯不飽和脂肪酸各占1/3。油脂應按每千克體重每天攝入1克,約占總膳食比重的1.5%。(編輯 李闖)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食品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僅供網(wǎng)友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內(nèi)容、版權和其他相關問題,請速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