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飲食能夠讓人更健康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飽受感冒、咳嗽、消化不良、腰腿疼痛等疾病的困擾,雖然到醫(yī)院里做了各種檢查,卻也不能明確診斷,找不到致病原因。這種亞健康的狀態(tài),有可能是因為日常生活中飲食不當造成的。我們每天吃的食物經(jīng)過消化吸收后轉化成能量營養(yǎng)著免疫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類似于保護身體的“衛(wèi)兵”,當有外傷或感染時,免疫系統(tǒng)會被激活,“衛(wèi)兵”便發(fā)生快速響應,吞噬入侵的病毒細菌或清除自身的壞死組織,努力維持身體健康。如果人們的飲食出現(xiàn)了問題導致營養(yǎng)供應不足,免疫系統(tǒng)長期“吃不飽”,火力跟不上,人就容易頻繁生病。
日常生活中,這些食物要多吃
全谷物:全谷物指未經(jīng)精細化加工或雖然經(jīng)過碾磨、粉碎、壓片等處理,仍保留完整谷粒所具備的麩皮、胚芽、胚乳及其天然營養(yǎng)成分的谷物。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全谷物富含膳食纖維,營養(yǎng)密度更高,每天吃全谷物50—150克,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推薦“十大好谷物”:全麥粉、糙米、燕麥米/片、小米、玉米、高粱米、青稞、蕎麥、薏米、藜麥。
果蔬:果蔬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β胡蘿卜素、花青素、番茄紅素、多酚等,它們大部分都是抗氧化好幫手,也有助于減輕體內炎癥反應。但果蔬品種多,營養(yǎng)價值區(qū)別大,建議選擇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蔬果,并合理搭配,保障健康。
魚類:魚類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多不飽和脂肪酸、硒、鋅、碘等,肝臟中維生素A和維生素D含量豐富,海水魚比淡水魚營養(yǎng)相對更好,帶魚、海鰻、鮐魚、三文魚、大黃花魚等富含抗炎的ω-3脂肪酸。
茶:茶葉中含有茶多酚等多種對健康有益的成分,具有抗氧化、助抗炎的作用,經(jīng)常適量飲淡茶,不僅可補充水分,且對抗炎有益。
此外還要多吃生姜、大蒜、辣椒、咖喱、肉桂、迷迭香和百里香等輔料食物,含有天然抗炎物質,如大蒜素、姜黃素,建議日常烹飪少油少鹽少糖,可選用這類調料。
日常生活中要適量或少吃這些食物
高糖及精制碳水食物。如白米、白饅頭、白面包、油條、粢飯糕、通心粉、蛋糕、餅干、甜點等含有大量淀粉的精制碳水食物,還有糖分很高的各種飲料。
高脂及油炸食物。使用豬油、牛油制作的食物,熱量與脂肪含量高,長期大量吃會促炎,增加導致高脂血癥、肥胖、心腦血管、糖尿病、痛風及一些癌癥的發(fā)病風險。
紅肉、加工肉類及其他加工零食。這類食品是含豬、牛、羊肉以及火腿、培根、香腸、熏肉等加工肉,另外還有含反式脂肪酸、各種添加劑,以及重油重鹽重糖的零食。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疾病由多種因素共同促成,僅僅依賴食物尚不足以抵御各類疾病,凡事需講究度和量。例如,姜和蒜雖有抗炎作用,但對胃腸道具有一定刺激性,若有基礎腸胃疾病的患者大量食用,反而會損傷胃腸黏膜。反之,促炎食物偶爾吃一次問題不大,但不要長期大量吃。此外,紅肉雖不可多吃,但也不能不吃,畢竟它們是人體補充鐵和蛋白質的好來源。
人體結構非常復雜,要提升免疫力不能單純依賴營養(yǎng),除了均衡飲食外,最好能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運動:每天進行30分鐘的適度運動,有氧運動在提升免疫力方面效果十分驚人。
減壓:長期的壓力和緊張會增加人體的患病幾率,保持樂觀心態(tài)、良好習慣和規(guī)律的睡眠有利于提高機體的免疫水平,讓人感覺精力旺盛。
控制體重:肥胖可導致荷爾蒙和免疫系統(tǒng)紊亂,加劇慢性炎癥的發(fā)生,因此平衡飲食與運動,保持適宜的體重和體重指數(shù)BMI。
戒除不良習慣:抽煙、酗酒和熬夜是公認的不良生活習慣,其均會造成血液中炎性細胞因子水平的提升。
定期體檢:定期開展體檢,及時發(fā)現(xiàn)機體潛在的風險;如已患上胃炎、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需要更為細致而科學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食品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僅供網(wǎng)友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內容、版權和其他相關問題,請速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