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麥收過半 黃淮海主產區(qū)機收率超98%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記者于文靜)據農業(yè)農村部消息,截至6月5日,全國已收獲冬小麥達1.7億畝,麥收進度過半,較常年提前約3天,黃淮海主產區(qū)機收率超98%。
農業(yè)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國冬小麥機收從5月28日起進入高峰期,已連續(xù)9天日機收超過1000萬畝。截至6月5日,四川、湖北、安徽的冬小麥已收獲完畢,河南過八成,江蘇、陜西過四成,山西、山東過二成,河北麥收已經啟動。今年全國4萬多個農機服務組織和300多萬農機手投入夏收、夏種、夏管全程機械化作業(yè)服務一線,成為“三夏”農業(yè)生產主力軍。
這位負責人說,今年機收啟動早、形勢穩(wěn)、進展快。雖然受疫情影響跨省作業(yè)聯(lián)合收割機有所減少,但由于各地機具保有量充足,通過提前細化供需對接等措施,促進人機地匹配,引導機手在本地作業(yè)或在臨近市縣跨區(qū)作業(yè),有力保障了麥熟有機收、機手有收益。
近日華北地區(qū)小麥成熟在即,“三夏”機收主戰(zhàn)場向北推進。農業(yè)農村部要求,各地要加強工作調度和部門協(xié)作,及時跟蹤麥收進展和關注天氣變化,堅持機收日報制度和24小時電話應急值守,合力保障麥收進展有序、不誤農時。如出現區(qū)域性機具短缺等情況,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組織調度機具和農機服務組織參與搶收,確保顆粒歸倉。
在搶收小麥的同時,夏管、夏播隨即展開。各地正陸續(xù)開展“三夏”全程機械化生產現場演示、田間日等活動,大力推廣自動駕駛、免耕播種、高效植保和產地烘干等綠色高效機械化技術,提升“三夏”生產質量和效率,為全年豐收打好基礎。
免責聲明:中廣國際視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