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渣成為新加坡植物奶酪市場開發(fā)新熱點
新加坡Republic Polytechnic(RP)和投資公司Hafnium Hafaway旗下子公司SoiLabs近日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采用專有技術將大豆副產品豆渣升級為植物奶酪產品,前者近期已獲得144000美元的種子資本。
新加坡每天生產30噸濕豆渣,大部分都作為食物垃圾丟棄或作為動物飼料回收。
豆渣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蛋白質和植物營養(yǎng)素,但由于不可消化的纖維含量高,其作為人類食物使用受到限制。因此,RP研發(fā)設計了專有技術,將豆渣轉化為功能性食品成分來生產大豆奶酪。
基于動物友好、環(huán)境友好、可持續(xù)、健康意識等因素,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嘗試植物基產品,其中植物奶市場增長很快。相關市場數據顯示,2022年植物乳制品市場規(guī)模達25億美元,預計2022—2030年期間復合年增長率為12.6%,整個市場處于快速增長的發(fā)展態(tài)勢。
Hafnium Hafaway主要關注“食品技術、天然原料和特種化學品”等領域,公司合伙人兼執(zhí)行董事Francis Tan表示,在整個奶酪市場中,植物來源的奶酪占比非常小,但其市場空間存在發(fā)展?jié)摿?,尤其在亞洲和歐洲。其中,大豆來源的植物奶酪在全球快速發(fā)展的奶酪市場具有獨特的地位。
與商業(yè)奶酪產品相比,大豆奶酪含有更高的蛋白質、膳食纖維和抗氧化劑。研究結果表明,大豆奶酪是一種更健康的替代品,其中的鈉和蔗糖含量明顯低于市售其他產品,還含有更高的鉀和鈣。
大豆衍生品在歐洲更受歡迎,歐洲對低飽和脂肪酸或零飽和脂肪酸的素食產品興趣很高。目前,RP正與幾家歐洲生產商、客戶和合作伙伴保持聯(lián)系,以推進該項目的商業(yè)化落地。
原料的可持續(xù)回收已經成為各個階段企業(yè)的關注重點。RP的研究人員還在開展其他升級回收項目,以用于各種應用,例如昆蟲蛋白、咖啡渣、果皮、甘蔗渣、茶和咖啡漿以及玉米芯等。這些副產品經過專利技術生產加工后,可用于多元化的應用方向,包括魚飼料、水處理、用于水培農業(yè)的有機液體營養(yǎng)物、生物復合材料、真菌復合材料和抗微生物劑產品等。(編輯 李闖)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食品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僅供網友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內容、版權和其他相關問題,請速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