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零食已然走紅
提及人參你會想到什么?如今,人參正以另一種方式出現在人們身邊,那就是零食化。
創(chuàng)新品牌盯上人參
整片原切人參凍干片,外層配上黑巧,這是宮小膳推出的人參黑巧滋補零食,嘗過它的消費者表示口感絲滑、濃郁、香脆,像吃零食一樣。這是一家創(chuàng)立于2021年的年輕品牌,雖然年輕但理念超前,創(chuàng)始人Cece關注到當下年輕人亞健康狀態(tài)非常普遍,通過中式草本養(yǎng)生占位中式滋補賽道推出宮小膳。從原料、技術和口感入手,為消費者帶來了便攜、好吃、高品質的產品。
與此同時,窕里小參肌推出的人參枸杞紅棗糕也獲得年輕人的喜歡,該產品采用一提二微三炮的工藝,更好吸收人參里的營養(yǎng)成分,產品選用新疆紅棗、長白山山參、寧夏枸杞、湖南玉竹、安徽重瓣玫瑰。從包裝上來看,該產品十分便攜且顏值較高,可以放在包中或辦公桌里,隨時隨地滋補一下。
Focusen浮顆森也收獲了不少年輕粉絲,這是一家圍繞人參展開的創(chuàng)意健康零食品牌。以“輕滋補”的方向降低人參的接觸門檻,觸達原本沒有吃人參習慣的人群,該品牌首發(fā)產品為人參能量蛋白、人參能量小方,希望通過零食的方式讓人參融入生活。相對于其他人參滋補品牌,除了優(yōu)秀的創(chuàng)始團隊之外,Focusen浮顆森在供應鏈上也有較強的競爭優(yōu)勢,其在吉林擁有專屬的優(yōu)質人參原料基地,使其出產的人參含有較高含量的皂苷。
心澄記占位軟糖賽道,推出人參紅棗軟糖,雖然糖果小但人參味濃郁,雖然價格稍貴但物超所值,相對于睡眠軟糖,人參軟糖似乎更加靠譜。草本趣時則通過人參凍干粉膠囊杯固體飲料,讓滋補像喝咖啡一樣簡單。
如果說上述人參零食產品較為含蓄,那么一整根人參飲料則顯得簡單粗暴,直接將整根人參放進瓶中,給消費者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雖然一整根人參飲料售價較高,但依舊備受消費者關注,很多人更是沖其直白的展示方式購買。
人參零食如何吸引年輕人
與燕窩、枸杞相比,人參與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接觸并不多,適合年輕人的人參產品更是少之又少,但正是這種稀缺讓人參產品有了快速爆發(fā)的潛質。而創(chuàng)新品牌之所以盯上人參,就是看中了人參若即若離的神秘感。與其他滋補品類相比,人參顯得十分厚重,長白山、老年人、昂貴的身價是大多數人對人參的印象,但創(chuàng)新品牌們卻努力打破這一現象,讓人參變得年輕化。
首先是年輕化的品牌名,目前市面上出現的人參相關創(chuàng)新品牌,名稱都非常年輕化,無論是一整根人參飲料還是Focusen浮顆森、窕里小參肌,其名字都十分好記,辨識度較高。
其次是高顏值包裝,顏值是產品能否走紅的關鍵,尤其在競爭激烈的休閑食品市場,零食更要靠包裝,而明亮的色調、年輕的設計風格、便攜的包裝規(guī)格是人參零食品牌吸引消費者的關鍵,也正是靠這些高顏值、個性化包裝方式,人參零食才能快速出圈。
再者就是多元化營銷風格,無論是一整根簡單明亮的營銷方式,還是宮小膳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產品傳播,都為消費者帶來了神秘感,而這種神秘感恰好是推動消費者購買的關鍵。
最后就是緊抓年輕人痛點,當下壓力大、睡眠差、氣血虛是大多數年輕人面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最終會導致亞健康的出現,而人參零食則通過輕養(yǎng)生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了緩解亞健康的解決方案,既不是藥又非單純的滋補品,零食化的人參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新中式養(yǎng)生需求爆發(fā)
養(yǎng)生無處不在,且越來越年輕。雖然當下年輕人號稱佛系一代,但對待自己身體卻從不佛系,一面透支,一面滋補是大多數白領們的常態(tài)。如今消費者對養(yǎng)生的觀念也發(fā)生改變,不再追求緩解疲勞,而更看重效果。
據第一財經商業(yè)數據中心發(fā)布的《2020中式養(yǎng)生行業(yè)洞察報告》顯示,近六成受訪者表示新冠疫情后對中式養(yǎng)生的關注度、信任度越來越高,超過八成人重視養(yǎng)生,而傳統(tǒng)滋補品是人們改善自身健康狀況時的熱門選擇,其中線上傳統(tǒng)滋補消費市場近3年規(guī)模加速增長。
龐大的注重生活品質的消費群體也為中式滋補提供了發(fā)展的基礎。而更重要的是人貨場的改變,讓品牌有了更加多元化的創(chuàng)新空間,從產品推廣到品牌營銷,中式滋補品牌能夠更加精準、快速、多維度的創(chuàng)新。
年輕化、零食化、便攜化也成為中式滋補品牌創(chuàng)新升級的新方向。隨著人參零食的走紅,新中式滋補賽道也正迎來快速的發(fā)展。
滿足消費需求是品牌成功的唯一方向,當下以人參為主的滋補零食頗受市場歡迎,并且涌現出多家成功的創(chuàng)新品牌。這不僅是品牌的成功,也是中式滋補市場的成功,而成功的源泉并非來自于品牌們的消費教育,而是消費者需求被滿足。任何一個賽道的成功離不開需求的滿足,無論是技術發(fā)展還是渠道拓展,背后都是消費者的需求能否被發(fā)現并且得到解決。從阿膠到枸杞,從燕窩到人參,中式滋補養(yǎng)生其實從未停止,每一個階段都誕生了不同的產品,而這背后都是消費需求被滿足。
(編輯 李闖)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食品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僅供網友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內容、版權和其他相關問題,請速與本網聯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