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上)文和友:一家為城市文化而生的“超級餐廳”
說到長沙,很多人絕對會想到文和友,像什么“文和友臭豆腐”、“文和友小龍蝦”等等。但是你知道文和友為什么會成為網(wǎng)紅打卡地嗎?
“文和友”之所以能成為長沙標志性的名字,最大的原因還是海信廣場的“文和友”,這是一家集城市文化和地方美食于一體的原創(chuàng)公共空間。這里的裝修全部都按照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風格設計,除去適合拍照之外,里面的東西也非常好吃,嚴格來說,這里更像是美食街,只不過這里的美食街實在是太好看了。
在這里,偶遇明星實在是太容易了,像周杰倫、張藝興、汪涵與天天兄弟們,很多明星來到長沙都會來文和友打個卡。這里適合拍電影,同時也適合拍音樂MV,拍累了或者玩累了,隨便在里面找家店就可以吃。價格公正,味道正宗,這是網(wǎng)友對文和友的評價。
文和友CEO馮彬說,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記憶中的街道、店鋪等也隨之消失,文和友希望將城市文化還原、展示,把人們關(guān)于城市的印象與記憶,濃縮在一座幾萬平方米的美食空間之中。
如今,文和友正與不同的城市建立緊密關(guān)聯(lián),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盡可能多地裝進本土特色內(nèi)容。城市文化和地方美食有機融合,不僅能給消費者帶來愉悅放松的享受,更具有挖掘和展示城市文化、繁榮夜經(jīng)濟、推廣地方美食等更多社會價值,這正是文和友不斷拓展的支點。
起于“龍蝦”之末,止于文化之夢
當文和友還沒有出現(xiàn)時,“文賓和他的朋友們”經(jīng)營著一家小龍蝦館——“老長沙龍蝦館”,是這座城市商業(yè)拼圖中再普通不過的一角。只不過,誰也沒有想到,創(chuàng)始人文賓一直有個文化夢,他的夢想并不僅是做一輩子的小龍蝦。
“老長沙龍蝦館”在2016年以前已經(jīng)是當?shù)氐摹叭藲獠蛷d”,門店原址距離長沙海信廣場不遠,由于搬遷問題,需要選擇新的店址。
2017年,長沙海信廣場和“老長沙龍蝦館”的招商談判反復進行了六、七個月,雙方僵持不下。當時談判糾結(jié)的內(nèi)容是,“老長沙龍蝦館”能不能承租海信廣場一樓大約5000平方米的店鋪,承擔起主力店引流的作用。對于海信廣場,這是一個冒險。彼時隨著消費升級,購物中心的業(yè)態(tài)結(jié)構(gòu)確實在變化,比如曾經(jīng)紅極一時的快時尚品牌,正在逐步退出一線城市核心商圈的購物中心一二樓的黃金位置,讓位給新銳品牌。但是讓一個“餐飲品牌”接手,在全國范圍內(nèi)都罕見先例。
海信廣場位于坡子街的一頭,沿著坡子街走下去,就可以到達長沙地標——五一廣場,很多老長沙人熟悉的太平街也離此不遠。對于海信廣場來說,這是一場賭博,押中了就是長沙的新地標,押不中就是讓全長沙看笑話。
談判桌的另一頭,坐著幾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80后。這群80后的帶頭人、公司創(chuàng)始人文賓是從坡子街長起來的長沙娃,想法天馬行空,志向遠大。CEO馮彬也是履歷光鮮,他就讀國外名校,回國后也創(chuàng)過業(yè)。文賓和馮彬是拍檔,也是好友。對于他們而言,這個項目必須拿下,他們的底牌是承諾新為海信廣場每年貢獻客流不少于300萬人次。更重要的是,他們會做一個沒有人做過的“文化項目”,這成為打動海信廣場的關(guān)鍵。后來,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它的存在,這個地方叫做“長沙文和友”(曾用名超級文和友),每年客流約1000萬人次,長沙市的新地標。
在文和友,不僅僅是美食
文和友用7層樓重塑了長沙市井老街文化,涵蓋了十余個核心景點,復原了150多間老長沙民居,每年接待上千萬消費者。在這里,文和友還原了一段消失的老街——永遠街,集合了三十多家經(jīng)典長沙小吃。
今天,餐飲板塊是文和友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和很多餐廳一樣,文和友也有自己的特色菜。文和友外面經(jīng)常排起長隊,那都是等餐位的人。“很多人以為文和友的翻臺率不高,其實我們的翻臺率很不錯?!瘪T彬說。文和友的菜單做得很有特色,除了主打招牌菜,后面就是10元、20元、30元分類,這樣的價格分級非常簡潔明了,很有利于客人做出點菜決定,提高翻臺率。
更重要的是,這里吸引人的不僅是美食。
在文和友,不僅有湖南著名相聲演員大兵創(chuàng)立的包含老長沙式的幽默“笑工場”,也有用復古而創(chuàng)新的近景魔術(shù)表演的“男巫公會”。在文和友這個社區(qū),食客可以去隔壁的銅鋪街彩票店試試手氣,也可以去銀河錄像廳看看電影,玩累了可以在述古書店看看書,體驗最真實的市井生活。文和友還與長沙市天心區(qū)民政局合作,設立掛牌婚姻登記處,在這里可以看到新中國建國以來不同時代的結(jié)婚證,也可以在此預約婚姻登記。
此外,文和友特意為當?shù)氐奶厣r(nóng)業(yè),提供了展示空間。寧鄉(xiāng)花豬場里,“文文”“友友”和“泡飯”三只小花豬幸福生長,寧鄉(xiāng)花豬肉也成為文和友的特色美食;在“望城荷花蝦”釣蝦體驗場,吃著宵夜暢談江湖人生。
文和友實現(xiàn)了從餐飲門店向一個綜合體的轉(zhuǎn)型,打破了整個中國商業(yè)地產(chǎn)的思維慣性。
每到一座新城市,都是從零開始
今天的文和友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長沙,在廣州和深圳都有門店。外界關(guān)注較多的是文和友走出去能否復制的問題,事實上這也是文和友最大的挑戰(zhàn)。不過,“復制”本身是一個偽命題。
長沙文和友因為獨一無二而被人記住,當它走出去時,意味著文和友不僅不能和同行雷同,也無法重復自己。“文和友每到一個新城市,都是從零到一?!瘪T彬說。
中國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傳統(tǒng),文和友實際上是一個城市故事的挖掘者,只不過用建筑、美食、文化的方式,把一個宏大的城市故事,在一個具體的場景里生活化的呈現(xiàn)出來。
廣州文和友以上世紀80年代老廣州為原型,打造了一個魔幻市井的美食游樂園,集合了多家有著老廣故事與市井人情味的街坊店,如傳統(tǒng)廣州老字號美食店、福利彩票店、舊物店、懷舊酒吧。為了貼合老廣生活的日常節(jié)奏,“廣州文和友”社區(qū)“打包”了24小時的廣州,既有親切無比的日常生活,也有熱鬧精彩的夜生活。廣州文和友主辦的廣州本土語言觀察展、廣州城相影像展等活動,也成為展示城市文化的一扇窗。
深圳文和友以當?shù)鼐哂猩锨牮B(yǎng)殖歷史的生蠔為背景,主打“老街蠔市場”,和多款各具特色的生蠔美食,打造屬于這座城市美食地圖。除了自創(chuàng)菜品,深圳文和友聯(lián)合本地知名餐飲品牌,推出了多款城市推介菜,囊括了這座城市里的特色頭牌菜。為了不斷帶來新體驗,深圳的菜單每個月都會更新菜品。
在這座科技之城,場域內(nèi)外用藝術(shù)裝置“時空剝落”為人文藝術(shù)空間注入了新的科幻元素,沉浸式戲劇《綺夢》喚醒當?shù)厝伺f時的深圳記憶,TOPTOY、黑洞等潮流品牌的加入,令深圳文和友充滿了魔幻的科技感。
接下來,文和友將會拓展更多城市,已經(jīng)確定的有南京。文和友的含義也在發(fā)生變化——文是城市文化,友是世界朋友。
文 / 本刊主筆 張 燕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