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下)山場生態(tài)與做茶工藝并重 對話巖湶號特聘制茶師系列之薛庭
文 / 孫永立
編者按:福建武夷山天心村被稱為“中國巖茶村”,家家戶戶種茶、做茶、賣茶,歷史源遠流長,茶文化底蘊深厚。天 心村民間斗茶節(jié)從 1999 年開始至今已舉辦了 20 屆,巖茶代表茶企——巖湶號是 2021-2025 年武夷正巖核心村天心村民間 斗茶節(jié)活動獲獎茶唯一專營權單位。近日,本刊對斗茶節(jié)狀元制茶師進行了系列采訪。本文為第二篇,受訪者為 2021 屆 正巖核心村天心村民間斗茶節(jié)水仙狀元、巖湶號特聘制茶師薛庭。在他看來,優(yōu)質好茶需要“山場生態(tài)與做茶工藝并重?!?/span>
問:作為本屆水仙狀元,您認為怎么才算得上好茶?
薛庭:首先,每個人對茶葉都有自己的看法、見解。雖然有些人做的茶很好,但不一定能獲得每一位審評老師的認可。其次就是火功、火點的把握以及客戶的需求。至于參加比賽的茶,一定要有香。比賽茶和商品茶還是有區(qū)別的,比賽茶看賣相,香味要特別,比如這次獲獎的水仙香味,以淡淡的蘭花香、帶微醇為主要特點。
問:狀元水仙的香氣為什么會這么特別?
薛庭:主要是山場好、茶源好,源頭很關鍵。崇尚山水自然是巖茶世代傳承的基因,這也是古老制茶技藝的歷史脈絡。古人云:“武夷巖茶,生于巖坳者最優(yōu),以山泉沖泡者為上?!蔽湟纳骄皡^(qū)里的生態(tài)很好,有蘭花,有野花,有花香。在這樣的生態(tài)中,空氣氣流、小氣候是不一樣的,包括日照時間、周圍植被,要有自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但是,山場不是唯一因素,比如天氣、采茶的時間。采摘的時候天氣要好,沒有天氣做不出這個,任何茶都是一樣的。怎么算好呢?任何茶一定要曬過,中午十點到下午兩點多的茶是最好的。從采摘到制作的時間,也需要提前做好估算,采摘下來后要在一個半小時以內到場里做茶,才算好。
問:除了山場以外,做茶工藝對茶的品質有哪些影響?
薛庭:以水仙為例,工藝研究很關鍵。以施肥這個環(huán)節(jié)為例,盡量少施肥,讓它“生態(tài)化”。如果茶葉全部都施肥,做茶工藝上要花大量時間與精力。如果不施肥料,茶葉又會缺乏營養(yǎng),質地不好。所以,茶葉的施肥,要掌握好度,要有專人管理。
問:與機械做茶相比,現(xiàn)在手工茶比較火熱,您怎么看?
薛庭:其實手工做茶不一定比機械好。現(xiàn)在采摘和做茶一般都是用機械,機械做茶幾乎在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有效率提升,目前只有焙火的環(huán)境需要手工,因為要留香。手工做茶之所以有現(xiàn)在的熱度,主要這關系到傳統(tǒng)技藝的傳承,上升到茶文化的精神內核之一,自然會受到更多關注。巖茶可以說是我國六大茶類中制作工序最多、技巧要求最高的茶品,代代相傳的巖茶采制技藝,不只是武夷茶文化的歷史印記,更是一名隨時代煥發(fā)活力的文化親歷者。
延伸閱讀:福建堪稱“中國最綠”省份,森林覆蓋率連續(xù)42年居全國首位,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第一個生態(tài)文明先行示范區(qū)。擁有獨特茶韻的武夷山水孕育了巖茶,作為巖茶的代表茶企、2021-2025年武夷正巖核心村天心村民間斗茶節(jié)活動獲獎茶唯一專營權單位,巖湶號的品牌命名充分體現(xiàn)了巖茶特點。巖湶號取自武夷茶“巖”與“湶”的優(yōu)異在地屬性,“巖”與“湶”本意指武夷茶獨特的生長環(huán)境,亦象征這一方水土風物的無限精華底蘊。巖湶號是唯一專營權單位。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