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道核心工序成就醇正非遺味道 古法技藝煥發(fā)活力
走進增城石灘鎮(zhèn)麻車村,時不時可聞到陣陣醇正濃郁的醬香。在醬油晾曬工場,百個瓦缸露天擺放,金燦燦的黃豆每天在“吸收日月精華”,慢慢發(fā)酵,最后變成了人間美味——醬油。
日前,醬油釀造技藝(增城石灘豉油)入選第八批廣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增城石灘豉油有何特別?記者走進傳承基地,探尋傳統(tǒng)醬油釀制奧秘。
百年釀造技藝 六代人傳承與堅守
“阿姨,您是過來打醬油的嗎?”“是呀,習慣了,就吃澳海的老土醬油?!庇浾咴诼檐嚧逶龀鞘癁偷牧闶鄣辏捎龅教嶂掌孔觼泶蜥u油的街坊。
醬油釀造技藝(增城石灘豉油)第六代傳承人劉慶堂介紹,醬油釀造技藝(增城石灘豉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間。當時,劉慶堂的先人劉允榮中舉后,先后在四會、陸豐等地擔任教諭、訓導等官職,后來升遷至惠州府同知。然而,由于俸祿微薄,為節(jié)省開支和豐富伙食,他便隨著當地人自制面豉醬。有一次,他休假回鄉(xiāng)時,忘記把正在晾曬發(fā)酵的面豉醬陶瓷缸收起。待兩個月后回去后,打開覆蓋在陶缸上的竹笠時,陣陣濃郁的醬香撲鼻而來,面豉醬竟發(fā)酵出一缸醬油。
此后,劉允榮不斷摸索研究,結合麻車家鄉(xiāng)和當地客家人的技術,研發(fā)了一套從蒸豆、拌粉、發(fā)酵到上缸晾曬的醬油釀造技術,在家里開起了小作坊。退休返鄉(xiāng)后,劉允榮幫助兒子劉鼎銘開辦了麻車村最大的一間醬油廠,專門生產醬油、面豉醬和甜醋。
經過一代又一代傳承人守正創(chuàng)新,才有了既遵循古法、保持傳統(tǒng)風味,又適應時代飲食潮流的老土醬油,并以色澤紅褐鮮亮、醬香醇厚、風味獨特而飲譽增城。
從大豆到醬油 需要歷經半年時光
來到廣州市澳海食品有限公司晾曬工場,老師傅們正忙著揭蓋翻曬醬缸里的大豆和醬油?!皩⒊猎诟椎椎哪鄞蠖狗蟻?,覆蓋在表面上已曬透的大豆上,并用勺子盛醬油進行反復澆淋,隨后覆蓋等待3—4天再重復操作,這就是我們日常的工作?!崩蠋煾祫N明介紹道。
從一顆大豆變成一滴醬油,需要經過時間的洗禮。據介紹,醬油釀造技藝(增城石灘豉油)包含十二道核心工序,從選豆、浸豆、煮豆、冷卻,到拌粉、制曲成曲、入缸稀醪、天然發(fā)酵,再到半成品、滅菌、灌裝、外包,每一個步驟都看似不復雜,卻需要匠人的極致用心。
“醬油的制作,主要包括四種材料,即大豆、鹽、水、小麥粉。”劉慶堂表示,選料十分重要,老土豉油用的是質量上乘、規(guī)格適中的黑龍江大豆。而醬油的口感好不好,制曲是關鍵的一步。將大豆與小麥粉充分拌勻后,放入溫度保持在35℃-40℃的制曲室,一天進行2次翻曲,一個禮拜左右便能看到大豆變干,每顆大豆表面都均勻地附上了好看的菌曲。
在制曲室經過第一道發(fā)酵成熟之后,豆料裝入醬缸,進入曬場,經歷半年左右的日曬夜露,成為真正的好醬油。“豉油發(fā)酵主要靠天然晾曬和人工掀蓋翻曬來調控,全憑一代又一代手藝人的經驗,根據豉油的色澤、味道和大豆的現(xiàn)狀來確定豉油的制成時間?!眲c堂說。
相比現(xiàn)代機械化,手工制作確實耗時耗力。然而,現(xiàn)代化工藝制法雖然快速、成本低,但由于沒有經過長時間發(fā)酵,味道和香氣會大為遜色。
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 古法技藝煥發(fā)活力
“堅持老土豉油傳統(tǒng)制作技藝,更多的是一種情懷?!眲c堂說。從小,劉慶堂就跟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之下,深得醬油釀制的奧秘。2009年,劉慶堂正式成立“澳海食品有限公司”,并成功注冊“澳海老土豉油”商標。
澳海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劉慶堂嚴格按照傳統(tǒng)工藝制作,規(guī)定產品的制作程序,重視非遺保護工作,穩(wěn)步推進“澳海老土豉油”制作技藝的傳承和保護工作。2019年,老土豉油被列入第四批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2年,入選第八批廣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澳海食品有限公司更是被認定為增城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劉慶堂意識到,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飲食習慣的變化,若產品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住腳跟,所謂的傳承與發(fā)揚也將成為空談。為此,劉慶堂從口味、香味、客戶需求等方面進行研發(fā)創(chuàng)新,支持私人定制,調制出十幾個口味的醬油配方,如蝦抽醬油、陳皮醬油、烏欖醬油等。
對于今后的發(fā)展,劉慶堂表示,他將在傳承先輩老土豉油傳統(tǒng)制作技藝的基礎上繼續(xù)創(chuàng)新,把這項傳統(tǒng)技藝發(fā)揚光大,讓更多食客品嘗到鮮甜美味的醬油,讓非遺項目煥發(fā)更加強大的活力。(編輯 李闖)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食品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僅供網友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內容、版權和其他相關問題,請速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