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土主播”為脫貧加能量
“歡迎來到我的直播間,我手上拿的是一套親子款布鞋,媽媽和寶寶都能穿……”在河北省武邑縣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主播魏如夢熟練地拿起布鞋進行展示,在她的面前擺放著兩部手機和各色傳統(tǒng)手工藝品。
今年大學畢業(yè)的魏如夢是武邑縣電商辦的一名員工,也是直播行業(yè)里的“新手”。一場直播下來,她的嗓音變得有些沙啞,但只要介紹起產品,就立馬有了精神。她說:“雖然直播帶貨不是我的本職工作,但我一有時間就來跟‘師父’學習?!?/span>
魏如夢口中的“師父”名叫呂少軍,是武邑縣首批電商主播,也是這款手工千層底布鞋的品牌創(chuàng)立者?!拔乙彩桥既贿M入電商行業(yè)的。”呂少軍介紹,大學畢業(yè)后,他一直在一家企業(yè)從事質量管理工作,收入穩(wěn)定。有一次回老家,他看到奶奶手工縫制的千層底布鞋,出于好奇,便把這雙鞋“掛”到了網上,沒想到竟賣出了100多元。
這件事給了呂少軍很大啟發(fā):老布鞋代表著傳統(tǒng)和健康,符合當前消費趨勢。如果能在傳統(tǒng)手工藝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融入更多流行元素,老布鞋一定會有大市場。而且,當?shù)剞r村有大量留守婦女,其中很多人都掌握布鞋制作工藝,只要將她們組織起來,就不愁產品供應。
有了想法,呂少軍立刻大膽實踐。起初,他只是將同村老人制作的布鞋拿到網上銷售,但由于制作效率低,布鞋數(shù)量很難滿足市場需求。2014年,呂少軍成立了武邑縣南石村手工制品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手工布鞋的設計和銷售工作,他還為公司注冊了淘寶網店。
2018年,武邑縣針對布鞋產業(yè)發(fā)放100萬元扶貧資金,建設了3家扶貧就業(yè)工坊。如今,越來越多農民加入了布鞋制作團隊,最多時超過300人?!拔覀冇嫾缅X,納一雙童鞋鞋底掙15元,納大人鞋底掙25元,一天能做兩三雙?;畈焕郏谧约铱活^就能致富。”大紫塔鄉(xiāng)南石村村民張應欣說。
隨著布鞋產業(yè)不斷發(fā)展壯大,呂少軍的銷售模式也在發(fā)生變化。2018年,他報名參加了阿里巴巴集團組織的直播培訓,成為武邑縣第一批電商主播。今年疫情期間,他每天堅持直播8小時,連續(xù)直播了27天,他的店鋪還因此獲得了淘寶直播浮現(xiàn)權。
“今年4月,我們種植的春雪桃面臨滯銷,往年固定的11家批發(fā)商,今年只來了3個?!蔽湟乜h武羅農產品種植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李澤說,為了幫助鄉(xiāng)親們解決滯銷難題,呂少軍將銷售陣地拓展到了快手直播平臺,直播帶貨的內容也從傳統(tǒng)手工藝品拓展到水果、蔬菜等特色農產品。
經過直播帶貨,7000多斤春雪桃被搶購一空,農民的經濟損失降到了最低。在呂少軍的帶動下,武羅農產品種植專業(yè)合作社也成立了由3人組成的電商工作組,專門負責在電商平臺發(fā)布信息和對接銷售。此后,他們還將西瓜、韭菜、朝天椒等特色農產品放到網上進行銷售,今年5月至8月,農產品電商銷售額超過了20萬元。
如今,呂少軍組建了自己的團隊,從事原產地直播。他還邀請河北廣播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一起走進果園、農田、養(yǎng)殖基地,對著手機一邊介紹產品一邊采摘裝箱,為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購買體驗。
作為武邑縣的政協(xié)委員,呂少軍將自己直播帶貨的過程錄制成電商助農日記,發(fā)布在快手短視頻平臺上,收獲了眾多網友點贊。“小小的手機屏幕,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廣闊市場?!眳紊佘娤M苡懈唷班l(xiāng)土主播”加入其中,利用自己直播的流量,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記者 馮維健 武邑)
免責聲明:中國食品新聞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承擔全部風險與責任。 網站轉載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有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我來說兩句